俄罗斯带着Idol机器人正式踏入人形机器人竞技场,它被吹捧为该国首个集成了具身人工智能的机器人。在11月10日的莫斯科首秀上,开发者声称它能表达十几种情绪,并能离线工作长达六小时。不幸的是,它在隆重登场仅仅几秒钟后,就和舞台地板来了个“不期而遇的亲密接触”,上演了一出惊天动地的“大劈叉”。这场令人颜面扫地的“狗啃泥”式摔倒,讽刺地伴随着《洛奇》主题曲,瞬间火遍了全网。
机器人的开发者,一家同样名为Idol的俄罗斯公司,将这次摔倒归咎于“校准问题”以及现场测试阶段的挑战。首席执行官弗拉基米尔·维图欣乐观地将此次事件视为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,他表示:“好的错误转化为知识,坏的错误则积累为经验。”据报道,这款机器人77%的组件为俄罗斯国产,该公司目标是将其提升至93%。它的面部由19个伺服电机驱动,旨在模拟数百种微表情。邮件中提到的“色眯眯的操作”在官方报告中仍未得到证实,这让我们不禁好奇,这究竟是它的一个“功能”,还是一个“bug”?
这为何如此重要?
尽管首次亮相略显“出师不利”,但Idol的出现,却预示着俄罗斯正认真地参与到全球先进人形机器人竞赛中,而这个领域目前仍由Boston Dynamics和Tesla等巨头主导。这次摔跤无疑是公关上的一个小插曲,但其背后——开发一个主权、AI驱动的人形机器人平台——却是一项雄心勃勃的技术宣言。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,看看Idol的下一次公开亮相,能否展现出更智能的AI,以及少一点“意外的重力测试”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