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当你以为人形机器人市场已经够热闹的时候,宇树科技(Unitree Robotics)却不声不响地清了清嗓子,仿佛在说:“都让开,看我放大招!”在最近的IROS 2025大会上,据称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宣布,公司的新款R1人形机器人“已为大规模生产做好准备”。这种雄心勃勃的宣言预示着R1最早可能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就能出货,目标是以惊人的速度,让R1从会议幻灯片走向真正的装货码头。
R1是宇树科技进军更亲民市场的一张“王牌”,它以令人咋舌的约5,900美元起售价,瞄准了研究人员和开发者。虽然这款入门级型号有所取舍——比如固定式手部和一小时的电池续航——但这无疑是给竞争对手一个响亮的“下马威”。这家在四足机器人领域已是霸主的公司,似乎决心将这份成功复刻到双足领域,推出一款主打走量的产品,与其高端的H1和G1型号形成互补。这不仅仅是一个原型机;更是旨在将硬件普及到尽可能多用户手中的战略性举措。

为何如此重要?
宇树科技声称R1已具备量产能力,这与其说关乎某一款机器人,不如说预示着市场格局的根本性转变。从动辄六位数价格的小众精品人形机器人,转向低于1万美元、为规模化生产而设计的型号,可能会极大地加速整个行业的研发进程。虽然“大规模生产”可以指几千台,也可以指数万台,但其意图却十分明确:降低人形机器人的准入门槛,并在特斯拉(Tesla)和Figure等竞争对手全面实现大规模量产之前,抢占市场。如果宇树科技能按时兑现这一承诺,它可能会迫使整个行业更早地在价格和供货能力上展开竞争,将人形机器人的“赛跑”变成一场全力冲刺的“短跑”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