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象一下,当硅谷的机器人还在为如何完美后空翻而苦恼时,意大利的Oversonic Robotics S.p.A.公司却悄悄地,或者说,相当务实地,把他们的人形机器人RoBee推进了医疗保健领域。没错,不是那些能跑能跳的“钢铁侠”,而是搭载着轮子的“小推车”——RoBee,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才是真正的“人形”机器人。在最近的彭博直播(Bloomberg Live)上,Oversonic的首席执行官Paolo Denti自豪地展示了RoBee M原型机,这款专为医院和康复中心等临床环境量身打造的“医疗特工”。它的使命清晰明确:协助医护人员处理日常繁琐任务,让他们能把宝贵的精力投入到更核心的患者护理中。
忘记那些在机器人新闻头条上大放异彩的跑酷高手吧,RoBee M采取了一种更为“脚踏实地”——或者说,更为“轮接地气”的策略。它依靠一个自主移动底座,像穿着滑冰鞋一样,在医院病房中优雅穿梭。对于那些平坦漫长的医疗走廊来说,这无疑是个明智之举,虽然可能少了些“惊世骇俗”的视觉冲击,但实用性却直接拉满。这款“M”系列机器人集成了Wi-Fi 6和5G连接功能,能与电子健康记录(EHR)系统无缝对接,一次充电可连续工作长达8小时。它并非要取代护士,而是要成为一位不知疲倦的“超级助理”,负责自主物流、患者监测,甚至还能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。

这为何重要?
Oversonic对RoBee的策略,恰恰点燃了人形机器人领域一场至关重要的辩论:究竟是实用主义为王,还是盲目模仿人类形态?诚然,那些完全双足行走的机器人是工程学的奇迹,但其惊人的复杂性和高昂的成本,往往让它们望而却步。RoBee选择轮式底座,无疑是一次深思熟虑的取舍。它优先考虑了在医院这类结构化环境中的稳定性、能源效率和即时可用性,而不是追求双足带来的“普适性移动能力”。这种“不走寻常路”的思路似乎在暗示,第一批真正能在特定领域发挥作用的人形机器人,或许不会迈着大步走来,而是会悄无声息、高效而优雅地,“滚”入它们的新岗位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