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竞争激烈的人形机器人赛道上,总部位于北京的Noetix Robotics(诺亦腾机器人)刚刚上演了一出惊人之举,宣布其“Bumi”机器人开启预售,价格仅为¥9,998,勉强挤入四位数俱乐部,折合美元约$1,400。这款机器人身高仅94厘米(3英尺1英寸),体重12公斤(26磅),可谓“小巧玲珑”,被定位为全球首款突破万元人民币(¥10,000)大关的高性能人形机器人。该公司声称它能行走、奔跑,甚至跳舞,电池续航时间为一到两小时。
当然,一个低于$1,500的标签,立刻让人脑海中浮现一个疑问:这“Bumi”究竟是消费级机器人迈出的严肃一步,还是仅仅是这个假期你能买到的最“壕”的科技玩具?Noetix 这家2023年成立的初创公司,汇聚了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精英人才,似乎将目标瞄准了家庭和教育市场。这款机器人支持图形化拖拽编程和语音交互,将其定位为儿童的AI学习平台,而非波士顿动力(Boston Dynamics)或特斯拉(Tesla)那些动辄六位数的工业巨头的直接竞争者。

为何意义重大?
Bumi的意义,不在于其规格参数表,而在于其令人咋舌的价格标签。尽管它近期内可能还无法帮你叠衣服,但它的出现,标志着机器人制造和供应链效率,尤其是在中国,正经历着关键的成熟期。通过大幅降低进入门槛,Noetix正在实现人形机器人硬件的“民主化”。这可能会催生一波针对小型消费级机器人软件和应用的开发浪潮,将焦点从工业自动化转向家庭陪伴、教育和娱乐。Bumi虽小,但却代表着机器人家族缓慢迈入我们家庭的一大步,意义非凡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