爆红AI机器狗是假期购物骗局

节假日购物季的战鼓已经擂响,各大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上,那些“AI”机器狗的广告简直是铺天盖地,价格还“香”得离谱。其中,一只名叫Nico机器狗的“网红”产品更是赚足了眼球,广告视频里,那栩栩如生的动作简直让人惊叹,一看就是“AI生成”的杰作。然而,消费者报告和深度调查却无情地撕开了这层华丽的包装:这些所谓的“高科技”产品,骨子里不过是些粗制滥造的普通玩具,跟真正的AI根本八竿子打不着,却被吹嘘得天花乱坠,价格也虚高得离谱。

消费者保护组织 Adhoc Support CIC 的网站截图。

那些光鲜亮丽、常常是彻头彻尾的“AI生成”视频演示背后,这些“机器人宠物”的真面目,往往只是些自带几段预设动作和音效的普通毛绒玩具。消费者评论区里,失望之情溢于言表——到手的产品,廉价材质一览无余,跟广告里那“AI奇迹”简直是判若云泥。更让人心惊胆战的是潜在的安全隐患:这些未经严格认证的电子产品,可能内置粗制滥造的锂离子电池,分分钟变成火灾或化学泄漏的定时炸弹。

在你被那些“天上掉馅饼”般的优惠诱惑,准备点击“购买”之前,请务必擦亮双眼,做好功课。精明的购物者应该主动搜索独立的第三方评测,仔细审查卖家评分,并对产品官网上的那些千篇一律的“好评”保持警惕。如果发现商品信息有欺诈成分,像Adhoc Support CIC这样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强烈建议,直接向电商平台举报,并告知那些专门追踪系统性消费者损害的机构,以免更多无辜的“韭菜”掉进同一个坑。

这为何如此重要?

这种趋势,无疑是生成式AI助推下,网络零售诈骗的“新大陆”。这本质上仍是经典的“挂羊头卖狗肉”套路,只不过现在被“深度伪造”(deepfake)视频和批量生产的营销文案,裹挟着冲到了新的高度。这种“AI洗白”(AI-washing)——将人工智能能力强行嫁接到一个简单的电子玩具上——的操作,不仅欺骗了消费者,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风险,尤其是那些面向儿童的玩具,其电池和材料可能根本达不到安全标准。这敲响了警钟,提醒我们:在AI工具让制作精美、极具说服力且彻头彻尾的虚假广告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之际,消费者更需要保持质疑精神,而监管机构也应加强监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