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aomi CyberOne:打败特斯拉的机器人精神

还记得2022年8月吗?小米,那个以实惠智能手机和几乎征服了所有家庭的扫地机器人闻名的“价格屠夫”,突然从帽子里掏出了一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——CyberOne。那场发布会,既令人惊叹,又带着一丝笨拙的可爱。机器人摇摇晃晃地走上舞台,递给公司CEO雷军一束鲜花,然后又迈出了几步不那么自信的步伐,似乎在向世界证明,双足行走对人工智能来说,依然是个不小的挑战。

自那时起,一个巨大的疑问就一直悬而未决:CyberOne究竟是真正的技术突破的先声,还是一次精心策划、时机完美的营销妙招?是对其劲敌特斯拉的一次“挑衅”,毕竟彼时特斯拉正准备发布自家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。几年过去了,CyberOne却销声匿迹。它没有成为量产产品,甚至连一个升级的原型机也未曾露面。这款机器人似乎沉入了深海,而小米却在其他领域,比如电动汽车市场,大放异彩,风光无限。

那个承诺带来“情感”的机器

在2022年的发布会上,小米在宣传CyberOne时可谓不遗余力,承诺满天飞。它被描述为一台身高177厘米、体重52公斤,搭载先进人工智能的机器人。据小米称,这款机器人能够:

  • 识别情感: 借助内置的MiAI系统,它据说能识别85种不同的环境声音和45种人类情感。
  • 感知空间: 利用小米自研的Mi-Sense深度视觉模块,它能以3D形式感知并重建周围环境。
  • 模拟人类动作: 拥有21个自由度,使其能够模仿复杂的运动。

然而,舞台上的演示却让人喜忧参半。虽然递花姿态很讨喜,但机器人的动作与Boston Dynamics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杂技表演相比,简直是天壤之别。它更像是一个昂贵但尚未成熟的概念,而非一款准备就绪的量产产品。然而,时机却把握得恰到好处:它比特斯拉AI日早了几周,彼时埃隆·马斯克才刚刚展示了Optimus的第一个、更显原始的原型机。小米此举无疑明确表示,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,它绝不是一个可以被忽视的角色。

小米CyberOne人形机器人手中捧着一束红玫瑰。

焦点转移:从地板到柏油路

当围绕CyberOne的喧嚣逐渐平息时,小米却在其他领域悄无声息地,却又以惊人的速度继续扩张。该公司旗下的扫地机器人,例如**X20+**型号,已稳居市场前沿。这些设备不承诺情感支持,但却能可靠地保持家中清洁,配备了先进的激光导航、避障系统和自清洁基站。它们的成功秘诀在于实用性和可负担性的完美结合——这正是CyberOne(至少以其预估的8.6万至10万欧元的价格来看)所缺乏的。

然而,小米真正的“王炸”是在2024年,随着其电动汽车市场的隆重登场。小米SU7轿车在中国市场掀起了销售狂潮,上市之初便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销售业绩。SU7融合了迷人的设计、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和极具竞争力的定价,证明了小米有能力大规模生产极其复杂、对硬件和软件要求极高的产品。其成功之巨,以至于下一款SUV车型YU7也已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。

人形机器人会卷土重来吗?

CyberOne虽然已经淡出公众视线,但小米就此彻底放弃它了吗?未必。在人形机器人开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——在电机控制、传感器集成、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——是无价之宝。这些知识可以被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、更先进的家用机器人,甚至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开发。

如今,CyberOne项目更应被视为一种技术实力展示。它向市场和竞争对手发出了一个信号:小米拥有成为未来主导科技企业所需的能力和抱负。而SU7的成功则为公司奠定了坚实的财务和技术基础,在此基础上,小米或许有一天会重新拾起人形机器人的计划——但届时,他们将不再仅仅专注于递送一束鲜花,而是要将其推向真正的市场。CyberOne的精神继续活在小米那些更成功、更“脚踏实地”的产品中,而它何时能再次具象化,只不过是时间问题。